在分享我蕁麻疹經歷之前,先讓大家認識一下蕁麻疹
以下為網路資訊:
蕁麻疹(hives、urticaria)
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俗稱風團或風疹塊,有的地區叫鬼風疙瘩,中醫稱癮疹,客語稱冷瘼,是一種皮膚過敏。症狀是局部皮膚忽然成塊地紅腫,發癢或刺癢。病灶時常會在身上其他區域輪流出現。一般來說,蕁麻疹會持續數日,且不會留下任何疤痕。只有小於百分之五的案例會持續六周以上,蕁麻疹的症狀常會復發。
蕁麻疹常在患者罹患感染症時,或是對於藥物、蚊蟲叮咬,或食物過敏後出現。心理壓力、失溫、或震動都有可能因此誘發。半數以上的蕁麻疹病因都不明。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的病史,是重要危險因子。皮膚外觀是主要的診斷依據。貼布試驗有時候對診斷過敏會有所幫助。
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最重要的方式。主要的方式為使用苯海拉明、雷尼替丁等抗組織胺藥。較為嚴重的案例可能會使用皮質類固醇或白三烯素劑。環境氣溫保持涼爽,也會有所幫助。對於持續六周以上的症狀,像是環孢靈等的免疫劑也許會有所幫助。
約有五分之一的人都曾罹患過蕁麻疹。對於短期的症狀,性別並未造成差異,大多發生在小孩身上;但症狀持續較久的案例,則大多為女性,發生在中年人身上。蕁麻疹在東方兩千多年前的中醫典籍—「內經」一書中即有相關的記載,因症狀來的快去得快疾如風故又俗稱風疹塊,後世用發作的感覺類比接觸蕁麻而得名。西方在希波克拉底時代也已有記載。蕁麻疹的英文「urticaria」源自拉丁文,urtica原意為"蕁麻"。
。
成因
蕁麻疹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原因之一是身體對某些外來物質或刺激產生過敏反應,例如昆蟲叮咬,或因冷、熱、因風、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蕁麻等植物性刺激,進食魚、蝦、蟹等敏感性食物,注射血清、青黴素等藥物,病灶感染或腸寄生蟲感染產生的毒性物質刺激,甚至灰塵、毛髮及皮屑或黴菌等刺激等。也有因營養不良或腦力消耗過度,影響身體對某些人體不能合成的胺基酸的吸收與代謝,從而導致抵抗力降低有關。
治療急性蕁麻疹,現代醫學會使用用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中醫「治療」就是利用疏風清熱的方法消退風疹塊。如:消風散。有些蕁麻疹的發生與過敏原是沒有關係的,如在運動、流汗、高溫的環境、情緒緊張、洗熱水澡時出現的蕁麻疹,這些稱為膽素型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或合併有焦慮症的人身上出現,成因與控制身體血壓與心跳等功能的神經系統釋放出來的某些化學物質有關。
也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
治療急性蕁麻疹,現代醫學會使用用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中醫「治療」就是利用疏風清熱的方法消退風疹塊。如:消風散。有些蕁麻疹的發生與過敏原是沒有關係的,如在運動、流汗、高溫的環境、情緒緊張、洗熱水澡時出現的蕁麻疹,這些稱為膽素型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或合併有焦慮症的人身上出現,成因與控制身體血壓與心跳等功能的神經系統釋放出來的某些化學物質有關。
也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
症狀
開始時全身各處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多集中在面部,腿部與手臂。然後紅點形成凸起的疹塊,面積逐漸加大,或者連成一片,一般都伴有劇烈的癢感。若用指甲抓撓會在指甲經過的地方形成條狀突起紅斑,與周圍疹塊相連。瘙癢一般持續一個小時左右,一般數個小時後紅腫才基本消退,有些甚至長達24小時,然後會自行消退。此後會在身體的另一部位或面部上再次出現類似的風團。
中醫稱之為風疹塊或癮疹,來得快去得快的,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皮膚腫脹是因為血管突然擴張,組織液滲透加上發炎所造成的,所以又稱為「神經血管性水腫」,常見於嘴唇、眼皮和手腳掌。
--------------------------------------------------------------------------------------------------
我相信你看到這一篇文章時,你可能現在正在為蕁麻疹感到困擾。我從國中開始發第一次蕁麻疹,我應該是遺傳的關係,在吃了大量蝦子之後,誘發我的過敏因子,之後我就開始要小心飲食遠離蕁麻疹,
一開始我是急性蕁麻疹,像蚊子叮一樣,佈滿全身,全身也會發燙發癢,之後會擴大腫起來,腫起來的部分外圍如紅線圈起來,看起來其實蠻恐怖的,急性蕁麻疹會在幾小時後退散,
因為我是遺傳媽媽,我媽就緊急叫我趕快喝水排尿,不要抓就冷水沖,的確可以減緩很多,加上當時是國中生,學校體育課跑一跑,症狀就緩許多,一下就好了,後來就知道蝦子之後少吃。
長大之後,也就是過25之後,開始上班,熬夜、喝酒以及不保養身體,也少運動,有一次出國可能吃了不乾淨的蝦仁,全身開始急性蕁麻疹,漸漸變成慢性蕁麻疹,就快拖到一個月才會好,這一個月我多喝水,排尿,不洗太熱的水,吃抗組織胺的藥,嚴重時還有打針(打針最快止癢跟消腫),盡量不吃太刺激的食物,蛋奶、海鮮不吃、咖啡甜飲不喝,最主要就是希望血液裡的組織胺可以減少,過敏才能好。
再來就是過30之後,因為環境關係又開始蕁麻疹,急性慢性一起來,也開始不像蚊子叮,很像小紅疹,看起來像濕疹,所以比以前更癢更難忍,半夜已經無法一夜好眠,一開始我開始大量喝水排尿,看醫生,這次還吃了四天類固醇、凝血劑(具美白效果)、抗組織胺,即便是很癢也千萬不能抓,因為不能確定是否有濕疹現象,所以我也不定時擦乳液,濕敷,運動,半夜養不抓沖冷水。基本上我的症狀在洗完澡沖冷水,身體半乾擦乳液保濕,晚上我就會比較不養可以一夜睡到天亮,每個人狀態不同,但是不要去抓一定要忍住的,為了就是不讓過敏源擴散,也避免抓破皮感染,此外,因為吃了四天類固醇,狀態沒有完全壓住,我還是去打了兩針抗組織胺的藥,才逐漸整個消紅止癢。
在症狀整個沒有遠離時,我開始改看中醫調節身體機能,早睡早起,運動走路,多喝水,不吃引起過敏的食物(蝦子是我的誘發因子),蕁麻疹也是表示身體抵抗力太差,身體給出訊號,告訴你要好好保養身體
有些人因為壓力、冷熱、物理源因(手肘常摩擦、褲頭、坐姿等血液不循環)、空汙、黴菌等等誘發蕁麻疹,如果可以當然是有實驗精神去嘗試發現自己的過敏源,就算去血液檢測也不一定會知道哪種會引發蕁麻疹,
像我吃蛋奶沒有問題,但是過敏期間吃蛋奶就絕對好不了,也都是親身去經歷嘗試才知道,身體是自己的,他發出訊號,我們就一定要去正視他,保養他。
留言列表